456
畫家/柘植義春
1937年生於東京,1955年出版第一本貸本漫畫《白面夜叉》,1965年起在前衛實驗漫畫誌《Garo》刊載多篇作品,其中〈螺旋式〉更衝擊當時的漫畫表現。1985年於《COMIC ばく》開始連載唯一系列作《無能之人》,這部作品在1991年時被改編成電影,2005年更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頒發之「文化遺產獎」。2017年獲頒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。
影響許多另類漫畫的日本重量級漫畫大師柘植義春,今年在安古蘭博物館所舉辦的個展無疑是此屆漫畫節的亮點。展出約250幅漫畫原稿,也是柘植義春生涯中,脈絡最完整的個展。選在開展前一日,我們專訪了策展人之一的札維耶・紀勒貝(Xavier Guilbert),談談他如何看待這位日本大師。
在義春展中,策展團隊將展區分為五個區塊,並以義春在《Garo》雜誌創作的時期為分野,展出不同時期的作品原稿,包括他早年的貸本漫畫、旅行敘事、夢境系列、私漫畫等。而〈李先生一家〉、〈紅花〉、〈螺旋式〉等三個作品原稿更是全數展出。
柘植義春作品〈螺旋式〉。
La vis ©Yoshiharu Tsuge Cornélius 2019
柘植義春作品〈紅花〉。
Fleurs rouges ©Yoshiharu Tsuge Cornélius 2019
對策展團隊來說,第一個困難是如何挑選作品。「作者們可能有幾千張的原稿,第一輪通常會挑出一千一百多張,之後再更精挑,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觀點。」設定問題意識好比為展覽注入精神,「如何找到好的方法詮釋議題、找出作者想說的話,這是比較困難的。這也是由策展團隊與法文版翻譯雷歐波德・達杭(Léopold Dahan)、日本編輯淺川滿寬搭配,才能真正找出可以用法國人的觀點去觀看的角度。」
最後,他們將展覽主題設定為「存而不在」,取自義春作品《無能之人》裡頭的一句話。「這句話得以扣連作者在作品裡頭無數次『想要消失』、『不想存在』的概念。這是義春跟漫畫之間很特別的關係,有時候他逃得老遠,但又回來繼續畫。他也有很多時期是中斷創作的,直到《無能之人》後就幾乎消失了。這句話讓我們覺得似乎能適切地總結這個有點模糊的展覽。」
《無能之人》中〈販賣石頭〉的原稿。攝影:陳怡靜
紀勒貝觀察,義春很早就著迷於隱士般的人們,好比《無能之人》裡就有個浪人文學家,四處旅行後消失死亡,最後才被人發現。「在他的創作生涯裡,他也很常消失。〈螺旋式〉出版走紅後,他就跟一個女人消失了十五天,沒有人知道他去哪裡。
消失,不只是作品裡的隱喻,他本人也親自在生活裡實踐了。」他也坦言,「義春讓我特別難解,他一方面在漫畫藝術非常投入,但消失後卻表現出對漫畫毫不在乎的樣子。對我來說,這兩者是極端的態度,是無法共存的。」
而在展覽宣傳初期,團隊選擇以讀者最熟知的〈螺旋式〉作為宣傳圖像。但在展覽主視覺的選擇,他們則決定採用〈紅花〉。「我們不希望大家對義春的印象只停留在〈螺旋式〉,〈紅花〉也是很具代表性的作品,算是呈現所有義春的旅行敘事系列,在我們眼中,這是義春作品的中心。」紀勒貝指出,〈紅花〉是一部清澈的作品,有很多細微之處,「這部作品出現的時期,也是義春還有點樂觀的時候,即使後來他有些改變。」
柘植義春獲頒第47屆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特別榮譽獎。
安古蘭漫畫節提供
柘植義春也是「私漫畫」領域標誌性的作者,對此,紀勒貝認為:「自傳(autobiographie)是一種人生故事,背後有作者對於事實的選擇,也就是說,它不是那麼真實,但對於某些事實很精準。」但私漫畫(watakushi-manga)則不同,「更多是對情感的表現,會有比較內在細微的東西存在,雖然與自傳不一樣,但就是因為私漫畫有更多的情緒,可以說是更加真實。」
當時刊載義春開創性作品的《Garo》雜誌,提供了一個商業的實驗場,讓非娛樂性的漫畫也能找到棲身之處。紀勒貝觀察,義春在《Garo》的創作大約持續六年、創作了上千張原稿,「這是他一段很創新的黃金時期,算是私漫畫的開始,加上他的旅行敘事。」
《Garo》之後的十五年,他雖繼續創作、產出約千張原稿,但相較前一時期,畫稿已經減少許多。「這個時期,他開始進入比較回顧式的創作方法。以前畫的旅行敘事中,他看見過去的日本,但這個過去正逐漸消失,他便以漫畫記錄下來。在這個階段,義春開始往自己的過去走去,最後甚至以一篇漫畫闡述他想自殺的經驗,停止了創作生涯。」
「存而不在-柘植義春展」共有四位策展人,札維耶.紀勒貝(Xavier Guilbert)與漫畫節藝術總監斯特凡.波強(Stéphane Beaujean)負責原稿的挑選、展覽目錄的呈現與空間的規劃等,他也是展覽主要導覽者。攝影:陳怡靜
這讓我們好奇,在爬梳如此豐富的義春創作脈絡後,紀勒貝如何看待柘植義春?他思考良久後回應:「我覺得義春很遺憾自己沒辦法出生得比較早。他覺得他來得太晚了,他一直憧憬回顧所有離開他的事情,像是過去、像是日本的傳統……」
※ 如果讀者對柘植義春有興趣,可以參考今年安古蘭漫畫節出版的展覽目錄,或是2018年日本雜誌《Spectator》所做的特集,臺灣獨立漫畫店Mangasick亦有收藏柘植義春的日文版漫畫。
柘植義春年表
年分 |
事記 |
兒少時期 |
|
1937 | 生於東京葛飾,之後住在伊豆大島 |
1941 | 弟弟柘植忠男出生,全家搬到千葉縣大原 |
1942 | 生父42歲在精神錯亂下因愛迪生氏病死亡 |
1945 | 戰時東京大空襲後,疏散到新瀉縣赤倉,戰後回到東京 |
1946 | 生母再婚、養父粗暴,開始打零工,接觸漫畫《のらくろ》 |
1947 | 受生母的養父溺愛,常常收到手塚治虫的漫畫,會讀大城登、橫井福次郎漫畫 |
1950 | 結束小學課業,開始於鍍金工廠工作 |
1951 | 第一次偷偷搭船在橫濱被發現,隔年第二次偷偷搭船在橫須賀被發現 |
1954 | 《痛快ブック》第一次刊出其四格漫畫 |
貸本作家時期 |
|
1955 | 出版第一本貸本漫畫《白面夜叉》 |
1956 | 成為漫畫家岡田晟助手,搬到東京高田馬場 |
1958 | 與藝大女學生同居,遭對方父母反對 |
1960 | 與名為Kokeshi的女子於大塚公寓同居。結識長井勝一。對安保騷動一無所知 |
1961 | 長井勝一的貸本漫畫三洋社倒閉。結束與Kokeshi的關係 |
1962 | 搬家到東京錦系町,於房東的陳設專門店打工未有創作。自殺未遂 |
1963 | 陳設專門店倒閉,重拾畫筆但對畫娛樂漫畫感到痛苦 |
《Garo》刊載時期 |
|
1965 | 藉由雜誌尋人啟事,第一次於《Garo》八月號刊載〈噂の武士〉 (※ 《Garo》為長井勝一於1964年7月創辦的實驗漫畫誌) |
1966 | 為探討自我存在,於《Garo》二月號刊載〈沼〉、三月號〈チーコ〉,作品未受好評 二月份成為水木茂助手,學習照片描繪技法。八月份第一次到東京祕境檜原村旅行 |
1967 | 秋天獨自到東北長途旅行。於《Garo》十月號刊載〈紅花〉 |
1968 | 在《Garo》六月號臨時增刊特集初登載〈螺旋式〉,衝擊當時的漫畫表現 九月與一女護士「蒸發」到九州,十多日後回東京 |
1970 | 與地下劇團女演員藤原真喜子同居。多次出遊旅行。掀起第一次「義春熱潮」 最後一次在《Garo》二、三月號刊載〈やなぎ屋主人〉,暫停創作 |
後《Garo》時期 |
|
1972 | 四月於北冬書房的《夜行》創刊號刊載〈夢の散歩〉。結束與水木茂的合作 |
1975 | 長男柘植正助出生,與藤原真喜子結婚 |
1976 | 出版界掀起漫畫文庫熱潮,有新的版稅收入。於月刊《The Poem》刊載一系列旅行文章 |
1977 | 妻子得癌,身心受到衝擊。搬家到千葉縣,中斷旅行活動 |
1978 | 搬到東京調布,試圖開舊書店而收集舊漫畫 |
1979 | 神經衰弱的狀態下創作〈外のふくらみ〉、〈ヨシボーの犯罪〉,隔年進精神病院療養 |
1981 | 最後一次於《夜行》刊載〈雨の中の慾情〉。取得古董商執照,買賣相機。開始家族旅行 |
1982 | 結束買賣相機的商業活動 |
1983 | 於《小說現代》連載「柘植義春日記」文章 |
1984 | 漫畫雜誌《COMICばく》為其創刊,發表〈散歩の日々〉 |
1985 | 發現石頭的藝術「水石」,於《COMICばく》六月號開始連載唯一系列作《無能之人》 |
1987 | 分別於六月號、九月號在《COMICばく》刊載〈別離〉,其後斷筆未再創作漫畫 |
改編與二次義春熱潮時期 |
|
1991 | 《無能之人》改編電影,由竹中直人執導 |
1999 | 生母於一月份逝世,妻子於三月份癌逝 |
2005 | 《無能之人》法語版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頒發之「文化遺產獎」 |
2017 | 五月份獲頒日本漫畫家協會大獎,六月份未出席頒獎典禮 |
2020 | 安古蘭漫畫節舉辦生涯首次大型個展,展出約250幅原稿,炫風出席法國頒獎典禮 |
註1:年表參考安古蘭漫畫節展覽目錄與日本雜誌《Spectator》2018年41號特集
註2:本文未提及或未有台版之作品名稱保留原文,不另翻譯
資料翻譯、整理製表:吳平稑
文/陳怡靜 法語口譯、採訪協力/吳平稑
本文原刊載於2020年3月25日出版之《CCC創作集23號:夢想清單:聖地巡禮》。
小說家 楊双子 |
亞洲漫畫新氣象 |
|
|
||
《新活水》副總編輯 江家華 |
呈現東南亞的多樣與獨特 |
|
|
||
《自由時報》生活中心記者 吳柏軒 |
臺灣漫畫小誌經典 |
|
|
||
《鏡週刊》記者 陳怡靜 |
真實故事往往比虛擬世界來得動人,有時也更殘酷,原因取決於真實感受。《熱帶季風》以紀實漫畫出發,深入探索亞洲在地議題,創刊號就非常生猛有力。漫畫家風格各異,跳脫臺灣讀者習慣的日漫畫風,帶給讀者全新的亞洲觀點。不論以企圖心、創作陣容、故事內容、裝幀紙質等各方面來說,都堪稱年度最豪華的漫畫。更重要的是,《熱帶季風》大膽啟用漫畫新秀,為作者設計田野調查課程,培養漫畫人才的用心非常珍貴。 |
小說家 楊双子 亞洲漫畫新氣象 |
||
|
||
《新活水》副總編輯 江家華 呈現東南亞的多樣與獨特 |
||
|
||
《自由時報》生活中心記者 吳柏軒 臺灣漫畫小誌經典 |
||
|
||
《鏡週刊》記者 陳怡靜 真實故事往往比虛擬世界來得動人,有時也更殘酷,原因取決於真實感受。《熱帶季風》以紀實漫畫出發,深入探索亞洲在地議題,創刊號就非常生猛有力。漫畫家風格各異,跳脫臺灣讀者習慣的日漫畫風,帶給讀者全新的亞洲觀點。不論以企圖心、創作陣容、故事內容、裝幀紙質等各方面來說,都堪稱年度最豪華的漫畫。更重要的是,《熱帶季風》大膽啟用漫畫新秀,為作者設計田野調查課程,培養漫畫人才的用心非常珍貴。 |
作者/張詠翔
1982年生,新竹人。產品設計專長,旅居日本從事人偶相關手工業,另執行軍事雜誌攝影、撰稿工作。翻譯軍事、模型領域日文書籍將近五十冊。普通文字
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馳騁長空的戰機、無堅不摧的戰車、勇破巨浪的軍艦,象徵當代科技結晶的軍事武器,不管是在哪個時代,總是能夠吸引少年目光。對於這些日常生活不易接觸的事物,透過各種媒材重現其形、神往其境,或多或少都在男生的成長歷程留下足跡。
若說拿在手上細觀把玩的各式武器模型,有如抒發此心嚮往的骨幹,那麼承載劇情拓展視覺想像的漫畫,便是讓情感進一步深入的血肉。懵懂少年手持戰機船艦發號施令,將居家空間擬為戰場,意猶未盡之餘,便向漫畫世界探求追尋,希望能更具體建構這些飛機大砲的活躍情景。
然而,一腳踏入軍事漫畫世界的少年,在不同時代當中,卻會走上全然迥異的道路。二戰前夕的風雲變色,讓少年最愛的漫畫雜誌,成為政府宣傳的絕佳利器。
日本男孩嚮往被刻意操作的形象塑造,耳濡目染被篩選濾過的偏頗觀點,各個成為「軍國少年」發憤報國。當他們順勢走上戰場,才終於發現真實世界的殘酷模樣。
美國男孩看著各路漫畫超級英雄左打日本鬼子、右踢德國納粹,紛紛從軍挺身對抗軸心。他們在部隊透過迪士尼公司製作的教範影片學習知識技能,德軍士兵則藉美女漫畫插圖手冊學會操作虎式戰車,雙方在戰場遭遇,陷入真實世界的搏命廝殺。
動盪時代看漫畫、玩模型的天真少年,歷經戰場洗禮之後,總算清醒成長,看透人性真實。他們的故事,與逝去同袍一起封印在太平洋悶濕密林、北非灼熱沙漠、歐陸鄉鎮原野、俄國泥沼凍土。
當時代恢復和平,歷劫歸來的人開始訴說戰場真相,漫畫家們將其化為作品,展現別於戰前、戰時的政宣風貌,描繪基層身處沙場的虛無絕望,更加深入打動人心。不管是前線無情的肉搏廝殺,還是後方拮据的戰時生活寫照,都是創作要素來源。
出生承平時代的少年,仍舊醉心把玩模型、翻閱漫畫。然而,此時軍事漫畫儼然成為學習歷史、考據裝備的媒介,透過紙面走入過往硝煙戰場,思索和平如何來之不易。因此,喜歡軍事類漫畫的現代讀者,往往更能深切體會戰爭可畏之處,而非愛好鬥爭殺伐。
[圖說]
德軍的虎式戰車手冊《Tigerfibel》搭配漫畫來初步解說保養與操縱戰車的觀念。
[圖說]
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壕生活為題材的著名漫畫作品「The Better 'Ole」,這幅諷刺作品多次被改編。
[圖片出處版權]
InternetArchive典藏《The Bystander's fragments from France》
從裝備細節到操作描寫
那麼,軍事類漫畫的愛好者,究竟又是被作品中的哪些要素吸引「入坑」的呢?其實泛稱軍事類的漫畫,又能分成多種不同主題性質,包含的軍事元素也不盡相同。有些作品特別著重武器裝備描寫,有些則是介紹特定人物或部隊、戰役歷史。另外,也有具備大量軍事元素,內容卻偏重政治論述的作品,或是參雜奇幻、科幻、歷史穿越等構成要素。
不論性質如何,既然與軍事類別沾上邊,對於愛好者而言,最重要的檢證元素,首當其衝的便是繪者對於武器裝備的描繪與考證功力。這個基準,可說是作者是否夠格被稱為「軍事漫畫家」的分水嶺。
由於軍事研究本身便是一項包羅萬象的專門領域,重型裝備、個人裝備、服制演變、戰爭歷史、科技解析都屬其中分項。就媒材特性而言,漫畫最能發揮魅力之處,便是呈現現實鏡頭難以捕捉的畫面構圖,像是潛艦發射魚雷、戰機發射飛彈,以及交戰場面運鏡、裝備操作細節等等。
也許有些漫畫家在作品當中需要加入軍事元素,便找尋資料進行描繪,但是對於武器外形是否確實掌握、操作方式是否正確理解,通常立刻便能畫分「圈內」與「圈外」的差別。若是讀者對軍事研究有點心得,閱讀作品時究竟是「吐槽」居多,還是「享受」為主,便是區分作者功力高下的指標。唯有經得起考驗的作者,才有辦法掌握軍事漫畫的核心客群。
[圖說]
歐美的軍事漫畫繪製表現手法多樣,內容取材自歷次戰爭,例如英國的《Commando》從1961年迄今已出版了五千餘期,八十年前的二戰仍為最常出現的主題。
[圖片出處版權]
Flickr Photo by Bradley McDonald
一窺軍隊生活面貌
除了欣賞各式武器大顯神威之外,軍事類漫畫的另一個面向,便是呈現軍隊生活寫照。在臺灣服過兵役的人都很清楚,牆裡牆外根本就是兩個世界。踏進營門之後,不僅生活作息受到律定,舉手投足有其準則,就連說話用語都獨樹一格,沒有經歷過的人實在難以想像。
以描述部隊生活為主題的漫畫,在施行徵兵制的時代,可以先對尚未入伍的男生施打預防針,窺探部隊裡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,先有個心理準備。對於退伍老兵而言,這類作品讀起來又是另一番滋味,往往能夠勾起講不完的當兵回憶。
對於實施募兵制的地區來說,具體描寫部隊生活的漫畫作品,則能作為有志從軍者的參考材料。不同於徵兵時代的作品多在呈現軍隊生活有多苦多慘,對於個人參軍動機的探討,此時則是形成作品張力的重要關鍵,可以達到發人省思的效用。
就日本而言,由於戰後的自衛隊採志願招募制,沒有相關經驗的人,大多搞不清楚他們到底是怎麼樣的群體,容易造成誤會。有鑑於此,自衛隊的公關單位便會積極利用小說、電影、電視、動漫畫等各種媒體,讓社會大眾能夠對他們的工作特性以及任務執掌多一分認識。為了吸引年輕人的興趣,近年來與軍事相關題材動漫、遊戲作品合作的招募海報,確實創造了許多話題性,而這也呈現軍事類別作品另外一個異軍突起的變貌分枝。
披著萌妹外皮的硬核創作
嬌滴滴的美少女與雄壯威武的戰車船艦,這原本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極端元素,但卻一直在動漫作品各據一方領域。由於主打這兩種元素的作品,吸引的多半都是男性客群,過去也不是沒有同臺競演的例子。但最近幾年,美少女與軍武題材的搭配,卻激盪出異常強烈的火花,兩者甚至乾脆合為一體!
這股潮流起源於兵器擬人化的創作風潮,繪師們擷取兵器結構中的機械要素與迷彩塗裝等特色,將之「安裝」在可愛的美少女身上。喜歡討論軍武話題的族群看到這種嶄新的表現之後,紛紛投以關注,促成一股討論熱潮。原本剛硬死板的軍武話題,透過美少女角色點題呈現,竟也能夠吸引原本身處「圈外」的族群前來一探究竟,促成戰線日益擴大。
由此衍生出的表現模式,包括以美少女人物解說各種軍武知識、將戰史上的知名人物轉換為美少女並建構故事、直接將武器擬人化、讓美少女去操作各式武器等。對於這類作品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創作者本身的軍武知識必須夠硬,融合題材的手法必須夠妙,否則只會淪為普通的美少女賣萌作品。正因如此,這類作品對於硬核軍武愛好者而言,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設定討論話題,對於探頭看熱鬧的族群來說,則能一把將其拖進研究泥沼,成功突破原本的小眾領域,拓展軍事題材的能見度。
激盪之餘勿忘本質
對於近年這種「萌軍武」的風潮,雖然看似熱鬧滾滾,但仍有正統派的研究者表示不以為然。的確,基於市場考量,受歡迎的表現方式自然容易走向主流,能夠吸引更多閱聽者接觸軍武題材相關作品,確實擴大消費基礎。然而,軍事領域的核心依舊有其嚴肅性,將兵器元素應用於創作,不論透過設定如何解釋,追根究柢而言,其本質仍與生殺牽連。
這種矛盾長久存在於研究者、創作者、閱聽者心中,既愛欣賞兵器的機能美感,又得接受它所背負的沉重陰影。唯有兼顧兩者平衡,清楚這類題材的獨特性,才是欣賞軍武創作領域應秉持的心態。
作者/編輯部
受訪者/椎名宇美
2014年以〈大奶妹〉獲得Afternoon四季賞秋季賽「四季賞」。
2016年於《good! Afternoon》一月號及二月號發表短篇作品〈燃燒水手服〉、〈崖邊的華爾滋〉。
2016年十二月於《Afternoon》開始連載《為了觸摸青野同學,所以我想死》,目前單行本出版至第六集,中文版第一集將於2020年六月在臺上市。
基本文字
標題2
標題3
標題4
標題5
標題6
註解1
註解2
圖說1
圖說2
圖說3
圖說4
圖說5
圖說6
引用1
引用2
基本文字粗體
基本文字斜體
基本文字底線
基本文字刪除線
基本文字下標
基本文字上標
基本文字宋體 ABC abc 0123 ,。!? , !? -- —— ○●⊙⊕◎△▲☆★◇◆□■▽▼ + - * / +-*/
基本文字思源黑體 ABC abc 0123 ,。!? , !? -- —— ○●⊙⊕◎△▲☆★◇◆□■▽▼ + - * / +-*/
字級12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14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16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18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20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22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24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26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28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32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36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42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字級48大男孩的沙場狂想開卷走入硝煙戰場
基本文字黃底紅字
- 項目符號123
- 項目符號123
- 項目符號123超連結
- 項目符號123
- 項目符號點點
- 項目符號點點
- 項目符號點點
- 項目符號點點
文字超連結
http://www.google.com
格1 | 格2 | 格3 | 格4 |
格5 | 格6 | 格7 | 格8 |
格9 | 格10 | 格11 | 格12 |
格13 | 格14 | 格15 | 格16 |
格17 | 格18 | 格19 | 格20 |
77777
0 / 250
留言提醒通知測試
0 / 250
測試
測試
0 / 250
內容
內容
0 / 250
內容
內容
0 / 250
測試
0 / 250
自動
0 / 250
加加
0 / 250
加加
0 / 250
第二頁
0 / 2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