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》、《重版出來》、《月薪嬌妻》,在日本連續劇界,改編漸成主流,這一齣齣廣受好評的戲劇,也帶出一個宛如品質保證的名字:「野木亞紀子」。這位傑出的編劇家,自2010年獲富士電視臺青年編劇大獎嶄露頭角,活躍至今,人氣逐年攀升。CCC爭取難得機會,與她進行近距離接觸,且看她如何悠遊在原著與改編劇本中間,交出原著粉絲滿意、劇迷也一致叫好的成績單。
身段頎長俐落,談吐幽默風趣,即使說她從事幕前工作也不意外——初見野木亞紀子老師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。大家都很好奇,她是基於什麼契機開始想當編劇的呢?我們的直擊問題,就從這裡展開!
就讀小學時,我其實想當漫畫家,但當時班上有位同學漫畫畫得很好,覺得自己實在比不過,所以國中轉而加入戲劇社。只是當時也有位同學演技比我厲害,雖然曾經想過畢業後與她一起加入劇團,但她的演技真的太傑出,我想想應該比不過,於是上高中後又加入跟之前相去甚遠的網球社,同時也看了相當多漫畫。
高中面臨畢業後的就業選擇,思考要走哪條路時,想到自己還滿喜歡看電影,就以電影導演為目標,進入當時日本唯一的電影專門學校(編按:現日本電影大學)。當時一心想當導演,並沒有當編劇的念頭。
畢業後從事電視紀錄片工作七、八年,從製片助理兼助導開始,企劃取材、調整拍攝日程、安排住宿,到剪輯、攝影,導演等十八般武藝都要會。所謂「電視紀錄片」,就是像在NHK等電視頻道會看到的專題報導節目,或採訪奧運選手等等,經常要持續追蹤訪問對象,有時還要出國取材,其實這工作非常有趣。只是進入2000年,由於景氣欠佳,電視公司減少製作這類需要長期追蹤採訪的紀錄片,轉為著手美食情報類節目;或是減少外包,改由電視臺自行製作。我對製作紀錄片的工作也差不多到臨界點了。
現在回頭想想,我其實原本就想做虛構故事,而非紀實類報導。在小學同樂會分組表演時,小組演出的短劇都由我撰寫劇本。國中參加的戲劇社有每年傳承的固定劇碼,但就連面對學長姐們的原創劇本時,我也會毫不留情地把不妥的橋段改掉。就讀電影學校時,一年最多可以看上兩百部電影,我應該就是在那時候,感受到影像的趣味吧。
另一方面,我也不是那麼適合拍攝現場。現場太辛苦了,早上要很早起,節奏也快,導演下指示就要立刻行動,許多必拍的畫面是一閃即逝,我的運動神經也不好,還得扛著攝影用的梯子追著跑,然後我早上還滿容易遲到的(笑)。
現場工作有許多非得當下思考、決策的情況;當編劇的話,就可以在家裡有自己思考的時間。最後就辭掉製作紀錄片的工作,進入一般企業,一邊投稿富士電視臺的青年編劇大獎長達六年。
改編第一件事:媒體轉換的加法與減法
Q:野木老師在正式成為編劇家之前,閱讀過大量漫畫,也有戲劇相關經驗,吸收了無數電影影像表達型態,也參與過電視圈的製作流程(雖然是非虛構的紀錄片)。筆下戲劇的臺詞與橋段十分鮮活感人,時常精準地擊中觀眾的心,其中是否也有親身體驗呢?
就算不是刻意,也會不自覺地加入自己的人生經驗。
電影跟電視是不同的表現媒體,電影因為長度最多只有兩小時,我不大會在劇本額外添加東西。在有原著的情況下,像《圖書館戰爭》、《俺物語!!》、《請叫我英雄》等,這些故事都具有龐大架構,需要不斷地精煉,以最精簡的方式傳達整個故事。但電視劇反而需要為劇情做填補,一集45分鐘的日劇,只敘述一回30頁的漫畫,內容絕對不夠。
對我來說,提高電視劇的故事密度是很有趣的,而且不這麼做的話,整集下來不會有看頭。因此,我會放大檢視原著,在原著沒描寫到的地方增添情節。再者,考慮到電視劇與漫畫不同,最終回必然「迎向高潮」,我必須以電視劇的文法寫作。如此,為了要讓故事前後連貫一氣,我選擇把自己的經驗毫不保留地放進戲劇裡,所以,融入自己的經驗對我而言是不可避免的。
舉例來說,《公關室愛情》的原著《飛翔公關室》,主要在描寫航空自衛隊,關於女主角理香任職電視臺的部分著墨不多。但在電視劇中,就需要填補理香報導工作的橋段,所以,我加入許多在紀錄片製作公司時的工作經驗,像第2集製作拿坡里義大利麵特集的故事,完全源自於我過去的採訪(笑)。還有《月薪嬌妻》中,百合在公司裡的劇情,就是我在一般企業上班時的工作經驗。如果不為電視情節添加這樣的血肉,就不會好看了。
Q:電視劇與電影的處理手法相異;原著改編更是牽涉到不同表現形態間的轉化,她是用了什麼巧妙的手法,來處理這些轉化呢?
日本的漫畫,尤其是少女漫畫,獨白非常多,《俺物語!!》跟《重版出來!》幾乎都以內心獨白推進故事,但這在電視劇上不可行,也不有趣,因此,在「將獨白轉換成讓角色互動的橋段」上,相當花費心思。《月薪嬌妻》與《重版出來》雖然有用到獨白,比起原著已減少許多;但像《俺物語!!》因為是要改編成電影,我不大喜歡在電影裡加獨白,所以除了最開頭兩句左右的獨白之外,其他都刪除了。
日本的漫畫,尤其是少女漫畫,經常以內心獨白推進故事。圖為《俺物語!!》劇照。
©Aruko, Kazune Kawahara/SHUEISHA
©2015 "OREMONOGATARI" Film Partners
但是,要將獨白轉化成可以理解的劇情,就需要將之調整成臺詞或是橋段。例如《公關室愛情》第3集,空井因為戰鬥機駕駛的同僚兼好友結婚,而與之再會的橋段,在原著中,這段只以兩句「因為同伴在努力,所以我也要努力」,來表達他的心境;但這樣寥寥兩句帶過,看起來沒什麼意義,因此,我整整添加了一集的分量,來表現這句獨白。這些,都是在改編時必要下的功夫。
緊握原著精神
與其說掌握作品的核心價值觀
我覺得掌握作者的哲學理念更加重要
Q:野木老師的改編作品,經常得到原著粉絲好評,普遍認為老師解讀原著精準又很有愛。在改編時,為了適應不同媒體形態表現,勢必調整段落或添加內容。前文中老師已經與我們分享重要的處理準則,接下來將進一步請教她如何掌握「變與不變」的尺度,從中呈現原著作品的核心價值。
這個問題我其實經常被問到,但實在很難說明,讀過原著之後,如果不先忘記它,就沒辦法重新組裝。與其說掌握作品的核心價值觀,我覺得掌握作者的哲學理念更加重要。
以有川浩老師的《飛翔公關室》、《圖書館戰爭》與其他作品當例子,一定會有戀愛及工作這兩個元素,但在有川浩的作品當中,當戀愛可能會干擾到工作時,主人公最後都還是會以工作為重。我在閱讀她的作品時,感受到這應該就是她的哲學理念。
我也非常認同這個理念,像我在看描述戀愛與工作的電視劇時,看到主角工作不好好做,跑去談戀愛,我就會有點不爽:應該要好好工作吧!!(笑)電視劇中也常出現失戀隔天請假的橋段,我也不是很能理解,一般不是無論多麼傷心,都要咬牙撐過去嗎?所以,劇情若是發展到角色面臨戀愛與工作的課題,我都會讓他們以工作為重。如果沒有遵守這最基本、最起碼的點,就失去有川作品的風格了。
當戀愛可能會干擾到工作時,主人公最後都還是會以工作為重,這就是有川作品的風格。電影版《圖書館戰爭》劇照。
天馬行空提供
Q:所謂的「讀通原著」、「掌握作者哲學」,實際上該怎麼做呢?多讀、詳讀會有用嗎?又該怎麼讀呢?
基本上還是會詳讀原著,像長篇的《圖書館戰爭》我就讀了兩次,但若讀得太仔細,反而會執著想要重現細節,應該讀通作品全貌,使它的氛圍或核心成立比較重要。所以讀畢原著後,腦袋要重新整理,並將之轉化為影視架構,也就是把自己所想像的原著模樣改造成另一種形式。與其說是不拘泥細節,應該說只注重將細節原原本本地呈現出來,是沒有意義的。
二來,連續劇跟電影各有其手法與節奏,所以,改變情節配置以符合戲劇節奏的改編,是必然要做的。如漫畫《請叫我英雄》,原著是週刊連載,每回頁數相對短少,如果以電影來呈現,必須重新整理出一個長度兩小時、明確區分過程鋪陳與最終高潮的故事脈絡。
只是呢,這個方法並非所有人都適用。我從小便讀了許多漫畫,算是個阿宅,所以,在思考如何將作品電影化或是電視化時,可以自然地掌握重點。若是一個平常不大讀漫畫的人來嘗試這個方法,可能會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進行改編。對於資深阿宅來說,漫畫的特徵是什麼、哪個橋段絕不能刪除……這些很容易掌握。但在影劇圈,多數人沒有閱讀漫畫的習慣,而漫畫特有的表現手法、畫格的意義等,若不下一番功夫是無法理解,所以我實在不是很推薦這個方法給其他人。
改編的大忌
如果要劇烈改變一個角色
或無法呈現出其最有魅力的一面
不如不要讓他/她登場
如果要劇烈改變一個角色
或無法呈現出其最有魅力的一面
不如不要讓他/她登場
如果要劇烈改變一個角色
或無法呈現出其最有魅力的一面
不如不要讓他/她登場
Q:身為宅系編劇,在改編時想必也有宅式的堅持(笑),有沒有什麼禁忌是老師認為必須要遵守的?
有幾個重點是改編劇本絕不能犯的:第一就是千萬不能改變原有角色,這最容易引起原著粉絲的憤怒。以我從粉絲角度來說,一個角色如果性格改變了,還不如不要出現在劇中。
在《請叫我英雄》的電影中,有位歐吉桑叫阿部。在漫畫中有兩個很棒的角色,一個是同樣有歐吉桑形象的攝影師荒木,另外一個角色無賴,是跟男主角一起戰鬥,留下培根後死去。若要在電影裡讓他們出現,絕對要呈現出他們最好的一面。只是電影只有兩小時,光交代男主角英雄的故事都很緊迫了,因此最後決定刪掉這兩個角色。
至於電影中的阿部歐吉桑,其實就是個上班族,事前討論時曾一度有人提議要以攝影師荒木的造型來打造,例如綁頭髮、戴眼鏡、穿攝影背心等,但這麼做會使粉絲以為,阿部就暗指荒木一角,但明明設定也好、內在也好、名字也好,皆與荒木不同,所以我請劇組千萬別這麼做。
為什麼呢?因為不論主角或配角,讀者對他們一定都有感情,如果輕率對待角色,讀者肯定會火大。我身為讀者的資歷也算長了,常常看到真人化後角色慘遭變形,很是難過。所以,如果要劇烈改變一個角色,或無法呈現出其最有魅力的一面,不如不要讓他/她登場。
另外,角色經常蘊含作者的理念。在《請叫我英雄》中,有位叫伊浦的領導者,是個帥哥型角色。討論電影版故事時,製作團隊曾提議是否要在片尾高潮讓伊浦與英雄聯手戰鬥;但在花澤老師的漫畫裡,帥哥並不十分活躍,也不做很帥氣的事情。
從花澤老師出道作《老處男的春天》,到《敏行快跑》、《請叫我英雄》,都在描寫現實世界中完全不受歡迎又廢柴的人,在虛擬世界裡卻是一個酷酷地暗中拯救世界、最後死去的英雄人物,這,就是花澤老師的風格。若是讓伊浦跟英雄聯手如此活躍,有違老師的原則,所以我堅決反對(笑)。
伊浦到最後都應該保持著惡人的定位,其他人則齊心協力,因為,這就是花澤老師漫畫的精神啊!所以,如果遇到不知道該怎麼改編的情況,要保持原著精神,不至於歪曲,我通常會去找作者的其他作品來閱讀,從而掌握他的創作手法、精神理念,做為參考。
角色與人物關係
不管是誰喜歡誰、誰跟誰心意相通等等
如果改變這些關係的話
粉絲的反應可是非同小可
Q:既然談到角色塑造,有時在改編中加入編劇原創劇情,是為了創造角色魅力;新增角色也可能有利推動劇情。有時,飾演的演員也必須考量進來。請問老師在設計這些橋段時,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嗎?
主要還是不去破壞角色本質。例如《公關室愛情》的片山,從原著的已婚變成未婚,但在我心目中,他並未被改動,只是設定改成婚前的片山而已。原著中,男主角空井身旁太多已婚者了,考量電視劇中的平衡,做了這個調整,就可以設計聯誼等胡鬧橋段;但其實片山的性格、立場等角色本質都沒有變。
第二是絕不改動角色間的關係,比如誰喜歡誰、誰跟誰心意相通等等,如果改變這些關係的話,粉絲的反應可是非同小可,若不能遵守這些點,同樣地,這個角色不如別出現。
原創角色基本上是必要時才加進去,像是《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》,只用原著中的配角不足以推動劇情,才會增加角色。《公關室愛情》因為以理香為主角,就需要增加她在電視臺的周遭同事。《請叫我英雄》反而需要精煉劇情,因此角色陣容越簡單越能直搗故事核心,這也是另一種轉化的加法與減法。
至於針對演員特性去調整角色,舉例來說,《月薪嬌妻》的風見,在漫畫裡更年輕、更可愛,在電視劇中則由大谷亮平先生飾演,部分臺詞如果由漫畫版風見來講,可以成立,但在戲中由大谷先生來講就有點不搭,所以會根據演員形象做些微調整。
Q:改編原著可能還背負開拓新市場、擴大影響力的期待,有時,有個討喜的包裝也很重要。從前面的談話來看,野木老師對改編時不動搖原著精神與角色關係,十分重視。不過另一方面,有些原著裡戀愛成分沒那麼濃厚,但透過老師改編劇本加溫,反而散發出淡淡的戀愛氣氛。這些加強戀愛氣氛的更動,是出自什麼考量呢?
這問題應該是針對《公關室愛情》跟《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》吧?當然,會以愛情劇包裝切入,都是跟製作人討論出來的,也事前獲得作者許可。《公關室愛情》的狀況比較複雜,在現今日本社會氛圍,要製作一部討論自衛隊存在與否的電視劇,比較困難;同時,以理香作為主視角來認識航空自衛隊公關室的工作,比起熟知自衛隊的空井,更貼近觀眾。
從企劃觀點來說,以職場兼愛情劇的角度製作,不會因為觀眾吸引力不足,而導致整部改編劇的計畫難以通過。綜合以上原因,最終才決定以愛情劇形式進行改編。
只是最後男女主角會發展到結婚,我自己也很意外。因為一路走到最後第9、第10集,讓這些角色受的苦實在是太多了,都已經苦到這個地步,如果不讓他們結婚,好像太可憐了,所以就讓他們結婚了(笑)。有川老師也同意這樣改編,她本來就喜歡描寫戀愛嘛,只是當初考量故事題材是描寫自衛隊,具寫實風,加上寫作期間碰上三一一大地震,因此減少部分戀愛描寫。對於這樣的改編,原作者其實還滿開心的。
至於《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》,因為原著設定女主角每天睡著後就會記憶重置,根據這個設定,她每天都會忘記喜歡的人,不顯得有點寂寞悲傷嗎?這樣一來,走戀愛路線對電視劇而言比較有趣,因此,就決定加強戀愛部分。
電視劇製作的細節
Q:機會難得,我們也想請教老師有關日本電視編劇製作方面的細節。例如:團體作戰和獨立作業的差異?傳說中的置入性行銷會不會很常發生?
團體劇本我只參加過兩次。個人認為這個模式執行起來並不容易,因為有時得在不知道下集劇情的狀態中寫作。美劇就多採複數編劇家的模式製作,這需要製作人花費很大力氣掌控劇情走向,畢竟像角色的語氣、個性等,在不同編劇家筆下還是會出現差異。如果是企劃型作品,如角色已經定型、一回完結的故事,可能容易一些,若是有故事主軸的連續劇,我會傾向單人作業。
至於置入性行銷,應該是看製作人吧。大部分與我合作的製作人都不會硬推這種要求,老實說我沒寫過介紹產品的橋段,即使電視劇中出現商品,也是偶然;像《月薪嬌妻》有一場戲出現冰淇淋,這是原著也有的橋段,剛好贊助商中有明治,所以就順理成章用了明治冰淇淋。雖然從結果來看,似乎有置入性行銷,但其實我從沒接過業配要求。
反過來比較常見的是:如果贊助商中有汽車公司,對方就會希望劇中不要出現車禍橋段。例如《UNNATURAL 法醫女王》是探討死亡的故事,原本有規劃車禍的戲,但因為有車商贊助,我就想:那……改用摩托車可以嗎?因為沒有摩托車商贊助,最後就以此通過。也是會發生這種事情啦(笑)。
掌握編劇核心 悠遊改編&原創間
總有一天,這些經驗都會有幫上忙的時機。
Q:很榮幸得到野木老師分享這麼多改編心法,自然也會好奇老師對改編和原創作品的看法。另外,面對有心投入編劇工作的年輕人,野木老師會給出什麼建議?
基本上,改編劇本與原創劇本,對我來說在創作的手法難度上沒有太大差異,因為改編時雖然有原著,但為了轉化成影視,也是得先將作品分解,再從零開始重組。再說,改編既有原著,要顧慮的東西很多,不能違背原著風格或粉絲期待,就像照顧別人的小孩一樣,責任重大。寫作原創劇本時,就相對輕鬆一些。
對未來想成為編劇的人給個建議嗎?我想說,任何經驗都不會白費。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從事自己並不適應的工作,也還沒習慣於當編劇,但要是沒有去一般公司上班、沒有製作紀錄片的經驗,我現在應該也無法寫出那些橋段吧。雖然對自己的工作不滿,覺得正在做的事情很沒意義,這些都是難免的,但我想對他們說:總有一天,這些經驗都會有幫上忙的時機。
其實就在訪問隔天,正是老師原創新劇《UNNATURAL 法醫女王》第一集播出之日,許多觀眾與劇評家當時似乎也都在觀望,這位以改編聞名的編劇家,是否能妥善處理原創劇本。只是以野木老師分享的改編心法來看,戲劇本質、媒體特性都是她下足功夫之處,因此,本劇播出後獲得好評也毫不意外了。我們也好奇問了野木老師對於未來的規劃,老師笑笑地跟我們說,其實到後年都已經有安排了。這不禁讓我們對未來的好戲充滿期待。
受訪者/野木亞紀子
獲富士電視台青年編劇大獎,而後以《再見魯賓遜漂流記》出道。以改編小說及漫畫編劇著名,近年來著手原創作品,屢獲戲劇大獎。
電視劇作品有《公關室愛情》、《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》、《重版出來》、《月薪嬌妻》、《UNNATURAL 法醫女王》、《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》、《Fake News 假新聞風暴》、《古瀧兄弟出租中》;電影則有《圖書館戰爭》系列、《俺物語!!》、《請叫我英雄/喪屍末日戰》等作品。
最新作品為綾野剛及星野源領銜主演日劇《MIU404》。
本文原刊載於2018年4月25日出版之《CCC創作集3號:跨界改編進行式》。
尚無任何評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