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漫獎的實施到今年也有11年之久,除了最大的變革是打破類型分野之外,評審團名單在典禮過後接受媒體專訪也是罕有,稍稍為讀者揭露一直以來都很神祕的金漫獎,也逐步建立獎項的信度。畢竟,臺灣擁護的是民主價值,公開透明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,然而漫畫領域似乎還可以在公正公開的方向做得更多。
事實上,《金漫獎獎勵辦法》自2017年的條文修正,明訂評審團名單在獎項公布後得以對外公開,文化部在年也於典禮現場的節目手冊上揭示,官方網站也補上了今年的評審名單,民眾可以在官網上看到得獎作品的評審意見,得以更清楚了解得獎原因,然而過往的評審仍難以查找,其經歷資格也無說明,得獎者到底如何產生的機制也沒有明確的標準,僅靠媒體專訪或許也會使得相關資訊不夠集中,不免會讓關心者感到有些遺憾。
正如今年的評審之一張曉彤所言,金漫獎是漫畫最大獎,是一個門面。金漫獎臉書粉絲專頁也有寫到該獎是「國家級獎項」,也因此國人對於獎項的各個相關資訊會有更多的要求,在歷屆的評審名單與機制、評價標準與內涵等層面,若能在官方管道上找到完整的資料,直接理解評審團的經歷,以及專家的評審標準與內涵,那麼國人也會更有信心將得獎或入圍的漫畫介紹到國外,獎項也會更加取信於人。
當然,獎項的設置多半是帶有標示優秀作品的立意,並增加讀者親近作品的可能,無論如何都會帶有評審團的主觀意見,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參賽者、從業員感到滿意。只是說,獎項也可以是對漫畫產業的一個觀點,在海外大大小小的獎項之中,釐清每個單位設置獎項的意圖,即使有贏家有輸家,因為獎項所捍衛的價值不同,也不至於有所偏頗。然而,在評審機制中,也必須有最基礎的透明化與標準的設定,如此獎項才能信服於人。
事實上,今年的金漫獎新聞稿也有提到,打破分類是參考國外獎項與專家意見,雖說如此,但從評審黃廷玉的描述,獎項的類型規畫還是有其必要。也的確,金漫獎相比於臺灣其他文化領域的官辦獎項仍屬年輕,也還有很多面向能慢慢調整,即便是海外行之有年的官方獎項,適應產業變化所作的調整也不在少數。於是,本文也試圖從國外偏官辦獎項的評選機制、立意,來比較目前金漫獎的定位與優缺(註1)。
獎項的評審機制與信度
首先,正如同前述,公正公開是令獎項能夠實質發揮效度的原則。在全世界較有知名度的漫畫獎之中,評審委員會的公開是非常必要的,尤其,不只在得獎名單公布後才公開,多是在得獎名單公布之前就藉此來操作媒體輿論,製造推廣效果與建立公信力。比方說,日本文化廳舉辦的文化廳媒體藝術祭,在官方網站上即可找到評審委員的遴選機制,就連行政的遴選人員姓名都能找到(如文化廳長官,因為是由他來選擇有專業身分的委員),各委員的身分與專長,只要民眾有興趣,循著名單都能自發性地找到委員的經歷。其審查的委員分初審與決審,初審委員(日本稱選考委員)也清楚名列,不與決審名單重複。專家則是從產業中的各個領域挑選:學者(占多數)、專欄記者、編輯、作者、其他相關從業人員等,不過決審委員會盡量以漫畫家為主,將作品的評判交由創作者決定,以確保沒有私營出版社袒護自家作者的疑慮。
而在歐洲,以法國的獎項為例,大大小小的漫畫獎項,就屬安古蘭漫畫節的官方競賽選書最具代表性,該獎隸屬於漫畫節的活動之一,而漫畫節則有一半的市政府資金挹注,因此仍屬半官辦性質的獎,卻保有更多的彈性。他們也有初選委員會(目前是按獎項類型分三組:一般性獎項、系列奬、青少年獎,一組七人,偶有名單重複,官網上即可找到,每三年更新三分之一名單),決審的評審團(按理是前年大獎得主當主持人,約莫是典禮前一個月於媒體公開,每年更動,偶有外國作者評審增加信度、曝光度與國際化)。無論是初選還是決審的人員,其職業身分涵蓋:漫畫家、文學作家、專欄記者(占多數)、書店店員、策展者、導演等,幾乎少有編輯身分,避免利益牽扯,因為安古蘭獎項的確有實質幫助銷售的情況。決審評審團原則上是由前年大獎得主主持,話題不斷也帶來不同的新視角(註2)。而大獎得主的遴選則另有辦法,由所有法語出版的漫畫作者投票選出(註3)。
不過,也不能說國外的獎項公開後就沒有爭議,像是安古蘭獎項過去有性別不平等的問題、口味偏菁英主義為人詬病、大獎入圍名單年年重複等質疑;在比利時,布魯塞爾的原子塔獎(Prix Atomium)則因為獎項合作對象不同,每個獎的審核委員都不一,也多有模糊的部分,有心的公民就得更費力地調查其中的利害關係(註4)。但是在民主社會裡頭,所有的評價機制都應透明公正,如評審委員的身分有疑慮、審核機制有不透明的部分,具有第四權的媒體、公民監督的力量便能實質發揮,即時糾正使主管機關給予回應。
2019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的8~12歲兒童漫畫獎,在頒獎前數月便招募決審評審團,由該年齡層的小朋友擔當,以達宣傳的效果與讀者互動。照片提供:FIBD 9e Art+ © Jorge Fidel Alvarez, 2018
獎項的廣度與其價值內涵
再來,金漫獎與海外較知名的獎項相比仍屬年輕,在國內臺灣漫畫出版情況仍不穩定的情況下,目前還是以鼓勵參賽的報名形式為主,若未來承辦機制更加成熟了,期許金漫獎能再更主動地提升獎項的廣度和內涵,擴大參賽作品的範圍,這點我們或許可以看看海外的獎項是如何進行。
事實上,安古蘭漫畫節的官方競賽獎項,並非採取報名制。從其總論介紹便能了解到該獎項欲建構國際高度的野心與企圖——「所有該年度以法語出版並在法語區書店流通的作品,無論國籍皆有參賽資格。」如果再比對每年法國的漫畫出版量,就會發現初審委員要閱讀至少5500多本新作品(2019年數據,近三年來幾乎都在5000多本上下),從中針對獎項類別再挑選出數十本入圍書籍。由此可知,每本入圍的書籍都是從海量作品中突圍而出,幾無漏網之魚,也於是大大提升獎項的公信力。
然而,反觀金漫獎,根據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2018年ACG產業報告,臺灣的漫畫出版品總數約在1500本,而臺灣原創漫畫則占100多本左右,實非多數。而若以國家圖書館2019年的出版報告來看,近三年來全臺的漫畫新書出版量每年約莫在2400~2700多本,其中2019年翻譯本多達八成八,剩餘的為國人創作或外籍人士直接以中文出版的作品,粗估約300多本,仍是不多(註5)。因此,雖今年報名件數有74%的成長,但初選上要不採取報名制度,直接全盤網羅臺人作品並不是不可能的事。也就是說,若暫不算入數位出版形式,即使初選委員一人每日讀五本,約莫兩到三個月也能完成初步的審核,對該年的紙本也能有清楚的全貌;數位漫畫則可以請臺灣為數不多的相關平臺,提供臺人作品清單,供金漫獎審閱。
不過的確,我們可以看到報名制是一個很普遍的做法,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也採取報名的方式,然而,對比日本一年1萬2千本漫畫新書的出版量與僅九人的初審委員數,全盤網羅的方式可能不太符合時間成本,執行上的難度會比安古蘭漫畫節還高出許多。不過,該官辦獎項不只接受日人作品,而是開放全世界報名,並且還兼容無書號、自出版形式的作品(當然在作業上還是需要將作品翻譯成日語),在漫畫推廣上採取了放眼全球各大小角落的立場,也算是具有國家高度的做法,像是今年的優秀獎名單也有法國作者Riad Sattouf的《l’Arabe du futur》(未來的阿拉伯人),過去大獎得主也曾有François Schuiten的《Les Cités obscures》(闇之國度)等。而若從歷年的大獎得獎作品如吾妻日出夫的《失蹤日記》、今年島田虎之介的《ロボ・サピエンス前史》(機器・智人前史)來看,也能觀察到此獎欲彰顯的價值:漫畫的藝術性、獨創性表現,其探索漫畫邊界的態度,並非僅是嘉許商業的操作(畢竟商業作品的獎項,已經有私營機構做更多的規畫,如講談社跟小學館、「這本漫畫真厲害」大獎等),因為審查標準明確,以富有獨創性、綜合企畫與技法的優秀程度來評判,也讓讀者看見該獎著眼漫畫發展的可能,今年還更增設呼應社會的「社會影響力獎」與獎勵年輕創作者的「U-18獎」,讓獎項更面向群眾,也坐實了國家級獎項的典範。
於是,我們不禁問起,金漫獎的設立本應具有國家高度,而其立意與價值是否也能屏除市場影響,成為漫畫領域中一個臺灣重要的門面?以目前金漫獎的發展情況,從設獎立意來看,仍多是與國人對話,希望能將臺灣漫畫讓更多國人認識,並以跨域應用的模式來吸引更多讀者;也就是說金漫獎的立足點,是站在國家的角度,並更為面向內部的,就連參賽資格的限制須以持中華民國身分證為主,對比引用相同法條的金曲獎反而格局有些限縮,也難呼應漫畫在臺灣的發展(註6)。因此,不僅是獎項的內涵需要更明確定義,在獎項類別上也更需要精心設計,以切合「產品或服務之創作或研究發展(註7)」之目的,又能實質幫助國人創作者。
註解
註1:私營獎項也可以有較宏觀的格局,如日本的漫畫家協會獎、手塚治虫文化獎,過去金漫獎針對受眾而做的分類(少年、少女、兒童、青年),相似於日漫私營企業舉辦的獎項分類,如講談社、小學館為鼓勵旗下作者競爭而設置的獎項,多少都有促進買氣的作用,也因此令人感到強烈的商業導向;然而,若好的商業導向作品已能經過市場認可,按理在經濟效益上自是能取得成功,何需以國家公部門來強化推廣並增進買氣?(而金漫獎得獎與否是否有促銷的作用,仍有疑慮)
註2:「大獎得主成為來年決審評審團主席」的規則似乎有更動,因近年的大獎得主多為海外作者,評審作業上並不容易執行,而目前官方似乎沒有關於決審評審團如何遴選的細節,但當主席名單釋出,各大媒體也有撰文報導,使得獎項的話題十足。
註3:然而這裡也是有投票資格的爭議,事實上需要由出版商將作者的資料登記給漫畫節,若作者想投票,但出版商沒有把作者登入到漫畫節的系統裡,該作者則沒有辦法投票,這個方法仍有瑕疵,近年大獎入圍名單不斷重複,也可能是此機制所導致。詳見:https://www.actuabd.com/Angouleme-2019-Le-vote-du-Grand-Prix-comment-ca-marche
註4:2020年的布魯塞爾的貢獻獎由Dominique Goblet獲獎,然而該獎由政府的「漫畫補助委員會(Commision de l’aide de la bande dessinée)」遴選得獎者,而Dominique Goblet卻是該委員會主席,不免令人質疑,好在相關人士即時回應,釐清爭議。詳見:https://www.actuabd.com/Malgre-le-virus-la-Fete-de-la-BD-decerne-ses-Prix-Atomium
註5:兩單位的估算差異可見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產業報告中的說明,在此不贅述。
註6:今年有如巴西裔漫畫家盧卡斯出版濃厚臺灣題材的《檳榔美少女》,明年若按照原本的辦法行之,或許無法有參賽資格。
註7:此乃《金漫獎獎勵辦法》第一條援引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》第十二條第二項之規定。
參考資料
● 金漫獎獎勵辦法-全國法規資料庫
● 傳藝金曲獎獎勵辦法-全國法規資料庫
● 變革最大的一年,金漫獎評審團如何完成這場困難的擂台賽?(上)
● 變革最大的一年,金漫獎評審團如何完成這場困難的擂台賽?(下)
● 文化庁メディア芸術祭 - 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
● Les comités de sélection - FIBD 2020
● Comment est né le festival de la BD à Angoulême ?
● Angoulême 2019 : Le vote du Grand Prix, comment ça marche (...)
● Malgré le virus, la Fête de la BD décerne ses Prix Atomium
● Marché de la bande dessinée – Chiffres clés 2019
● 2018年ACG產業調查暨民眾消費行為趨勢分析
● 108年臺灣圖書出版現況及趨勢報告
● 日本 コミック本 新刊点数(点, 2008-2017)
● 第24回文化庁メディア芸術祭ー募集要項
(本文寫於2020年11月,盡可能提供正確資訊供讀者參考,然若有疏漏也歡迎來函指正,謝謝)
作者/吳平稑
於安古蘭苦修漫畫閱讀與創作,並遠到布魯塞爾學漫畫出版,還曾在法國另類日漫社黑蜥蜴打轉;總之,腦袋被漫畫卡住數十年,還會一直被卡,目前繭居歐洲心放亞洲。
漫漫經營IG:cases.clubd,歡迎來交流。
尚無任何評論。